第三十二章籤文
如果出现文字缺失,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/退出阅读模式
第三十二章籤文就在這時候,一輛農用三輪車冒著一股黑煙由遠而近,開車的是個小老頭,車上還坐著個年輕人,看穿戴時髦的,像是城裡人。
“這位大哥!”張國忠伸手攔車“跟您打聽個事!”
“啥?”開車的小老頭一個勁的打量張國忠。
“您知不知道這池子裡的水是哪來的?”張國忠滿臉堆笑的遞上一菸。
“這個啊?從那邊引過來的!”小老頭指了指不遠處娘娘山的方向。
“是,我知道是從那邊引過來的,您知道是怎麼引的麼?是挖溝引的還是用水機
的?”
“你問這個幹嗎?”小老頭一片腿從農用三輪上跳了下來,掏出打火機點上了煙,一雙小綠豆眼一個勁的打量張國忠。
“哦!這是我們請來的先生!就為了前些子淹死人那檔子事!”楊舟趕忙上前搭訕,把嘴湊在小老頭耳
子底下一通嘀咕。
“哦!張半仙啊!”聽楊舟嘀咕完,小老頭的表情簡直就是180度大轉彎“我姓李,叫我李老二就行!這個池子的水一半是水機
的,一半是挖溝引的,但溝不是現代人挖的,從古就有!”
“從古就有?”張國忠一皺眉“您能不能說詳細點?”
“這個…我不我帶您去看看吧…”李老二琢磨了一陣,乾脆決定親自帶著張國忠和楊舟去挖溝現場勘查“三水,你把車先開回去,我帶張半仙去百丈池看看!”深一腳淺一腳走了約麼七八分鐘,李老二帶著張國忠和楊舟來到了一個小水池邊上“就是這!”李老二抹了把汗,指了指小水池“這就是‘百丈池’!養魚池的水就是從這用水機
過去的!”
“這裡?”張國忠俯下身子仔細看了看水潭,只見這水潭約麼有五米見方,潭水幽黑幽黑的也不知道有多深,水潭的四壁都是青石砌的,確實不像是現代人修的,但看四周青石沿的風化程度,似乎也不是太久遠,至多有兩三百年的樣子。
“這個池子裡的水,能滿整個養魚池?”張國忠一皺眉,把手放進了池水裡,只
覺冰涼刺骨。
“要說這個池子,怪的很!”李老二一皺眉“誰也不知道啥時候修的,誰也不知道修它到底是為啥,曾經有人用麻繩拴上石頭想試試深淺,結果放了六十多米的繩子才探著底!打我記事起,大人們就不讓我們靠近這邊,這個池子離我們村最近,但那陣子村裡人寧肯去一里地以外挑水,都不來這挑水,我也不知道到底為啥。八幾年那會村裡有個叫張勝利的,吃飽了撐的沒事幹,了臺
水機,想把這池子裡的水
乾,結果
水機
了三天三夜,這池子裡的水竟然一點都沒見下!那時候大夥都說這池子裡肯定有暗道,和其他水脈連著,後來村裡有幾個年輕的想
養魚池,就琢磨著從這裡
水,結果水剛
過去還沒等把魚養出來,就先把人淹死了…”
“暗道?”張國忠打開羅盤,繞著池子走了一圈,發現百丈池正對著娘娘山方向的中心線一帶,陰陽果然有些許異常,如果池底真的有所謂鏈接其他水脈的“暗道”的話,應該就在下邊。
“莫非是…‘洩煞’?”看著羅盤的變化,張國忠不皺起了眉頭,因為這個百丈池中的水以及這個所謂的“暗道”陰氣明顯高於剛才那個養魚池。
茅山術認為,凡是墓邊有死水,皆為大陰之象,破解的辦法則是挖一條水渠或水道,將水引到陰陽可以循環動的地方,因為水既主陰,又是陰氣循環的良好載體,將死水引到陰陽可以循環
動的地方,既有助於釋放死水中淤積的陰氣,又有助於釋放墓主因陰氣淤積所
發的怨氣,在茅山術中,這種挖渠引陰的方法稱為“洩煞”
“洩煞”的規模與墓邊死水面積的大小與墓葬的規模呈正比,以一般老百姓墳頭的規模計算,墳邊若有一畝以內的死水,那麼挖半尺寬的小溝就夠了,溝的長度至多一到兩米,即可起到良好的“洩煞”作用,而眼下這個“百丈池”如果真是“洩煞”的產物,那“洩”的又是多大規模的“煞”呢?
皺著眉頭,張國忠端著羅盤順著所謂的“暗渠”一口氣走出去一兩百米,直到無路可走,地面上雖然沒有能下腳的地方了,但按羅盤所示,地下的“暗渠”似乎仍然在向前延伸,大有不到娘娘山不罷休的態勢。
“張半仙?”李老二跟在張國忠身後,終於忍不住好奇問了起來“您,看出什麼門道了?”
“這條暗渠應該就在咱們腳底下!”張國忠道“如果我估計的沒錯,這暗渠應該通著娘娘山中的某處地下水脈!”
“您的意思是說,養魚池裡淹死人,跟水有關?”李老二賊眉鼠眼道。
“現在還不好說…”張國忠深深了口氣“如果知道這個水道究竟通到哪,或許能
明白。”
“張半仙,您知不知道這百丈池,究竟是幹啥用的?”李老二繼續追問,看來這話在嘴邊憋了半天了。
“我懷疑是洩墓煞用的!”張國忠道“李大爺,您知不知道,附近有沒有什麼古代墓葬?”
“洩墓煞是啥意思?”李老二兩隻小綠豆眼瞪的溜圓“古代墓葬…這個…這我可真沒聽說過!”
“您知道從哪能上娘娘山麼?”張國忠指了指不遠處的娘娘山,繼續問道。
“上山得從那邊繞啊,這邊沒路!”李老二用手指了指剛才來的方向“張大師,要不這樣,我開車拉你過去,咋樣?”
“不必了,我們有車,您告訴我們路就可以了…”面對這李老二的熱情,張國忠倒有點不好意思了。
“你們那個車?”李老二嘿嘿一笑,似乎對揚舟的桑塔納很是不屑一顧“你們那個車上不去!走那邊的路,就得我這個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