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5章所以無法到達
如果出现文字缺失,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/退出阅读模式
僕周青臣上前頌揚道:“從前秦國的領土不過千里,仰賴陛下神靈聖明,平定天下,驅趕蠻夷,
月所照臨的地方,沒有不稱臣順服的。
把諸侯國改成郡縣,人人安居樂業,沒有戰爭的禍患,這偉大的功業可傳萬代。自上古以來,誰也趕不上陛下的威德。”始皇於是非常高興。
博士齊人淳于越上前説:“我聽説殷朝、周朝統治天下一千多年,分封子弟功臣,作為自己的輔冀。如今陛下擁有海內,而子弟卻為匹夫,萬一出現田常、六卿一類的亂臣,沒有輔翼,怎麼挽救局面呢?
處事不效法古人而能長治久安的,我沒有聽説過。剛才青臣又當面奉承來加重陛下的過失,不是忠臣。”始皇把他們的意見給眾臣商議。丞相李斯説:“五帝的制度不相重複,三代的舉措不相因襲,各用自己的方法治理國家,並不是有意和前代相反,而是時代變化了。當今陛下創造大業,建立萬代功勞,本不是愚蠢的讀書人所能瞭解的。
況且淳于越説的是三代舊事,如何效法呢?從前諸侯紛爭,用優厚的俸祿招徠遊學之士。如今天下已經安定,法令由陛下一人決定,百姓理家就要努力於農工,讀書人就要學習法令刑。
現在這批讀書人不學當今而效法古人,以此否定當今,惑亂民眾聽聞。臣李斯冒死上言陛下:古代天下分散混亂,沒有誰能夠統一,所以諸侯同時興起,説話稱道古人而妨害當今,粉飾虛言而擾亂實際,人人都讚美自己私下所學的知識,誹謗在上位者所制定的政策法令。
現在,皇帝統一天下,分辨黑白,奠定至高無上的權威,但是,私人講學又結成羣黨反對法令教化,一聽到朝廷舉措,就各以所學進行評議,入朝心不在焉,出朝街談巷議,用大言欺君來博取聲譽,以奇異行為來贏得高名,還率領臣民製造謗語。
像這樣,如果不止,那麼君威會從上往下降,朋黨會在下邊形成。要
止才好,我請求陛下下令,讓史官把不是記載秦朝的典籍一律燒燬。不是博士官職務,而天下敢有收藏《詩》、《書》,諸子百家著作的,全部搜出,送到官府燒燬。
有敢二人談論《詩》、《書》的處死。推崇古代,誹謗當今史記的滅族。官吏知情而不舉報的同罪。命令下達三十天不燒書的,處以墨刑,配邊關,夜築長城,晝偵敵情,所不燒的,只有醫藥、卜筮、種植一類的書。如果有想學法令的,以官吏為老師。”始皇應允。三十五年,派蒙恬開闢道路,修築直道,從九原到雲陽,挖山,填河谷,筆直通達受過宮刑、徒刑的有七十多萬人,始皇都被分派去修建阿房宮,或營建驪山。挖掘北山的石料,運輸蜀、楚的木材都送到。關中共建造宮殿三百棟,關外有四百多棟。
於是在東海海濱的朐縣邊界上,樹立石碑,作為大秦國的東門,同時遷移三萬户到驪邑居住,遷移五萬户到雲陽安家,都免去十年的賦税徭役。
盧生遊説始皇説:“我們尋找靈芝奇藥和仙人,老是碰不到,好像有什麼東西妨害它們我們有一種想法,就是要君主經常隱秘出行,以便避開惡鬼,惡鬼避開,真人來到。君主所居住的地方,而臣子知道,這樣就妨害神靈,所謂真人,入水不沾濕,入火不燙傷,能騰雲駕霧,與天地共久長。
現在皇上治理天下,不能恬靜清淡世事。希望皇上居住的宮室不要讓人知道,這樣,大概可以得到不死之藥。”於是始皇説:“朕羨慕真人。
就自號‘真人’,再不稱‘朕’了。”因此,下令咸陽附近二百里內的二百七十所宮觀,用天橋、甬道相互連接,帷帳、樂器、美人充滿宮觀,各自登記所處地,不準遷移。
皇帝所臨幸的地方,有説出處所的,處死刑。有一次,始皇駕臨梁山宮,從山上望見丞相外出,車騎隨從眾多,不高興。宮中有人告訴丞相,以後丞相減少車騎。始皇惱怒地説:“這是宮裏人了我的話。”提案審問,無人服罪,這時候,始皇下令逮捕當時隨侍在旁的人,全都殺掉。從此以後,再也沒有人知道始皇的行蹤了。皇帝聽政議事,羣臣接受使命,都在咸陽宮。
侯生、盧生相互商議説:“始皇為人,天暴戾,剛愎自用,從諸侯出身到兼併天下志得意滿,為所
為,以為從古到今沒有人能勝過自己。
專門任用治獄官吏,獄吏得到親近、寵幸。博士雖有七十個,不過湊數而已,不曾重用。丞相以及大臣都只能接受成命,依靠皇上辦事。
皇上樂於用刑罰殺戮建立威嚴,天下人怕觸犯法網,小心謹慎地保持俸祿,而不敢盡忠直言。皇上聽不到自己的過失,而一天比一天驕狂,臣下擔驚受怕,謊言欺騙,以求有地容身。
秦朝法律規定,一人不能兼有二種方術,如果方術不靈驗,立即處死。候望星象雲氣的達三百人之多,都是好人才,卻畏懼皇上的忌諱,不敢直説他的過失。
天下的事無論大小都由皇上決定,以至皇上每天閲讀的文書要用秤稱出一百二十斤,晝夜有限額,不達到限額不能休息。貪婪權勢到這種地步,不可以替他尋找成仙之藥。”於是都逃走了。始皇聽説他們逃走,非常憤怒,説:“前些時,我收繳天下不中用的書籍,全部燒燬。
招致許多文學、方術之士,想振興太平事業,這些方士企圖煉丹,尋求奇藥。如今聽説韓眾一去不返,徐芾等人費用數額龐大,終於找不到奇藥,每天只是徒然地聽他們互相告營求利。
盧生等人我對他們很尊重,賞賜優厚,如今竟然誹謗我,以至加重我的不仁。居住在咸陽的一些儒生,我派人去偵察過,有些人竟製造妖言,惑民眾。”於是派御史審訊全部儒生,儒生互相告,始皇親自判決違法犯
的四百六十多人的死罪,全部活埋在咸陽,昭示天下,懲戒後人,又增派更多的人員戍守邊界。
始皇的長公子扶蘇勸諫道:“天下剛剛安定,邊遠地區百姓尚未歸附,儒生們都頌讀詩書,效法孔子,現在陛下用嚴厲的刑法處置他們,我擔心天下將不安定。希望陛下明察。”始皇大怒,命令扶蘇北上,到上郡蒙恬處作監軍。三十六年一顆星從東郡上空落下,到地面變成石頭,百姓中有人在石頭上刻字道:“始皇帝死而地分。”始皇聽到這事,派御史逐個審問,無人服罪,於是把居住在石頭旁的人通通捉拿,殺掉,然後用火燒燬那塊石頭。始皇悶悶不樂,命令博士作《仙真人詩》,到巡遊天下時,傳令樂師譜曲彈奏。
秋天,有使者從關東來,夜裏經過華陰平舒道,有一個人手拿璧玉攔住他,説:“替我把這送給滈池君。”接着又説:“今年祖龍死。”使者問他為什麼,那人忽然不見,留下璧玉走了,使者捧着璧玉,把以上的事一一上報始皇。始皇沉默許久,説:“山鬼本來不過預知一年的事情罷了。”退朝時説:“祖龍是人的祖先。”讓御史審視玉璧,竟然是二十八年巡視天下時渡過長江所沉的玉璧。於是始皇占卜,卜得遊徙吉利一卦。便遷移三萬户到北河、榆中定居,每户授爵位一級。
***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,始皇巡遊天下。左丞相李斯隨行,右丞相馮去疾留守京城。幼子胡亥愛慕出遊,請求隨從,皇上應允。十一月,到達雲夢,在九嶷山祭祀虞舜,坐船沿長江順而下,觀覽籍柯,渡過海渚,經過丹陽,達錢塘。
到浙江邊,水勢兇險,便向西行一百二十里,從江面狹窄餘杭渡過。登上會稽山,祭祀大禹,眺望南海,並且立石刻碑,歌頌大秦功德,碑文寫道:皇帝休烈,平一宇內,德惠草修長。
三十有七年,親巡天下,周覽遠方。遂登會稽,宣省習俗,黔齋莊。羣臣誦功,本原事蹟,追高明。秦聖臨國,始定刑名,顯陳舊章。
初平法式,審別職任,以立恆常。六王專倍,貪戾傲猛,率眾自強。暴恣行,負力而驕,數動甲兵。陰通間使,以事合從,行為闢方。
內飾詐謀,外來侵邊,遂起禍殃。義威誅之,殄熄暴悖,亂賊滅亡。聖德廣密,六合之中,被澤無疆。皇帝並宇,兼聽萬事,遠近畢清。
運理羣物,考驗事實,各載其名。貴賤並通,善否陳前,靡有隱情。飾省宣義,有子而嫁,倍死不貞。防隔內外,止
泆,男女絜誠。
夫為寄豭,殺之無罪,男秉義程。為逃嫁,子得母,鹹化廉清。大治濯俗,天下承風,蒙被休經。皆遵度軌,和安敦勉,莫不順令。
黔修絜,人樂同則,嘉保太平。後敬奉法,常治無極,輿舟不傾。從臣誦烈,請刻此石,光垂休銘。回程經過吳地,從江乘渡江,沿海向北行,抵達琅笽。
方士徐福等人到海中尋找仙藥,好幾年都未找到,花費又多,害怕遭到譴責,於是欺騙始皇説:“蓬萊仙島的神藥可以得到,常被大鮫魚所困擾,所以無法到達,請陛下派高明手與我們一道去,大鮫魚出現就用弓箭
殺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