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七章陰雲密佈
如果出现文字缺失,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/退出阅读模式
靖康元年九月二十五,汴京城的上空陰雲密佈細雨綿綿,青石板鋪就的街道上滿是積水,讓這座北方的古都彷彿成了一座南方小城。柳逸玄早已習慣了北宋的生活節奏,這裏的人們看天
來決定自己的生活起居,天亮的早,人們就起得早,天灰濛濛的,人們便不願早起出門。
柳逸玄穿了一件青灰的棉質長衫,拿了一把油紙傘去上林苑當值,這種
子本來是無聊透頂的,就好比在故宮博物院裏做實習生一樣,朝九晚五混混
子。柳逸玄本以為穿越成了古人,就可以不用過那種單調乏味的生活了,誰曾想命運的巨手竟如影相隨,即便你跑到了北宋也躲不掉你原本就該承受的痛苦和單調。
柳逸玄剛進了上林苑的大堂,就看到秦順坐在一張椅子上愁眉不展,這讓柳逸玄十分不解,往常這秦順總是笑呵呵的一臉喜氣,很少有什麼事情能影響他的心情,不知今天怎麼了,竟然如此犯愁。
“怎麼了老哥?我怎麼看你是愁眉不展啊,有什麼煩心的事,跟兄弟我説説唄!”柳逸玄笑着去問他,試圖打聽一下他的愁悶,若能給他出出主意化解難處,也算是找點事兒幹。
那秦順一抬頭見柳逸玄進來,急忙強作歡笑,道:“是柳公子來了,快坐!”柳逸玄坐在一旁,問道:“怎麼了駙馬爺,我剛才看你愁眉不展的,出什麼事了?”那秦順嘆了一口氣,説道:“賢弟,咱倆雖然認識時間不長,但我可一直把你當親兄弟一般看待,實不相瞞,哥哥我確實有一件煩心事,不知如何處置。”
“哦,那就説出來聽聽吧,也好讓兄弟給你出個主意。”秦順看了看四周,見客廳內外並無旁人,便悄悄對柳逸玄説道:“柳公子,還真讓你説着了,那康王千歲果然是個有心計的人!”
“哦?”柳逸玄一聽這話裏有故事,急忙問道:“駙馬爺何出此言啊,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”秦順輕聲言道:“前濟王離開京城之後,康王爺便到了我的府上,還給長公主送來了許多補品藥材,光上好的蟲草就送來了半斤,我再三推辭不納,他卻好言勸我,把那些禮物都送給了我和公主。”
“噢,這麼回事啊,咳!長公主是他的姐姐,雖然我不知道他們姐弟倆的情如何,但他康王作為弟弟給姐姐送點禮物,不算什麼稀奇的事!”秦順又言道:“你先聽我説完吶,送些禮物自然不是什麼大事,但之後他跟我説的一番話卻令我十分震驚。”
“哦?他都説了些什麼?”柳逸玄知道這康王是有意要拉攏他這姐夫,但這也無可厚非,朝廷裏的這些皇親貴胄本來就是拉幫結派藕斷絲連,就像欽宗要重用柳家和朱家一樣,完全是為了穩固自己的勢力,也不是什麼大的罪過。
“康王對我講了那樞密院議政之事,説是濟州發現金兵動向,怕是金兵有再次南下之意,還説聖上已派了濟王前去禦敵。”
“這些我都知道了,那議政時我也在場的,康王説的沒什麼錯啊。”
“可康王還説了,他説濟王此次出兵,不久之後必敗給金兵,到那時聖上一定會派其他的王爺前去禦敵,康王手握中原兵權,理當前去救援,他説他願意保舉我為副帥,隨他一起去出征禦敵,説到時候讓我不要推辭,等德勝歸來之後,定讓我加官進爵!”
“哦?他果真説了這話?”柳逸玄對這康王更是刮目相看。柳逸玄自己之所以能料到濟王打不過金兵,是因為自己知道了北宋的下場,可這康王是徽宗的第九子,是個活生生的北宋人,他怎麼也能料到未來時局的走向呢,難不成他真有未卜先知之術?
“千真萬確啊,我還能説這假話騙你不成?你説這康王既然知道濟王打不過金人,為何不阻止聖上下旨,或者是他自己請命去抵禦金兵?可見,康王千歲的確是心機很重的人。”又嘆道“但願他的計劃落空,若濟王能順利打退金兵,那他自然就無話可説了。”柳逸玄聽完這話,暗自笑了一聲,説道:“那濟王請命回濟州去,康王確實也像聖上諫阻過,並且也請命説自己願意同濟王一道去禦敵,只是濟王太過自大,不願讓康王隨行,不過話又説回來了,就算這康王去了,也未必是金國人的對手!”秦順聽了柳逸玄這話,覺得他比康王更牛,那康王能預測到濟王打不過金兵已經很不簡單了,可這柳逸玄卻説即便康王、濟王一塊去也打不過金兵,這就更不簡單了。
秦順又對柳逸玄問道:“怎麼?你也覺得濟王會敗給金兵?”
“這個嘛很難説,我當然不願意看到濟王敗給金兵,只是金人向來狡猾多變,只怕那濟王太過輕敵,再中了金人的圈套,那就不好説了。”
“噢,是這麼回事…”秦順聽後點了點頭,他不懂怎麼看人,在他眼裏,打仗應該是個硬碰硬的活,至於一軍將領在言語上藐視或者輕視對方,有時候也是必要的,總比被敵人嚇倒了要強,所以從心裏講,秦順並不覺得濟王一定會敗。
二人正説話間,卻見小太監來傳旨,説聖上正召集京城的將領去樞密院議事,讓御林軍四品以上的將領們也一塊去參加。秦順和柳逸玄得了傳召,急忙出了上林苑進了宮門直奔樞密院議事大堂。
樞密院內濟濟一堂,看來今天又有什麼邊關急報送來了,欽宗年少即位,國家大事不敢私自做主,什麼事情都要跟大臣們商量。柳逸玄進了殿內,看到今天過來議事的除了三省宰輔就是兵部的官員和將領。
官員們匆忙趕來列隊等候,卻見欽宗和幾位王爺從屏風後面繞了過來,眾人跪拜禮畢,欽宗言道:“今朕叫來諸位大臣和將軍們,有兩件事情要商議,第一件便是洛陽守備劉達開送來的急報,説是發現山西一帶的金兵蠢蠢
動,也有渡河南下之勢,這次金兵分東西兩路舉兵來犯,看來是早有預謀,朕決定任命肅王為關西兵馬元帥,即
起去洛陽禦敵,各位愛卿可有異議?”眾人一聽金兵來勢洶洶,分東西兩路夾擊,可不是以前的小打小鬧了,欽宗既然點名讓肅王前去禦敵,羣臣自然沒有什麼異議,紛紛點頭同意。
欽宗又言道:“朕這裏還有第二件事要説,前朕讓濟王回山東駐防,目的是攔阻東路金兵,今
濟王來報,説金兵東路主帥正是我們的老對頭,也就是金國遼王完顏斜。這次遼王帳下有十五萬大軍,可謂是來勢洶洶,又有那涿州郡王完顏吉列和冀州郡王完顏兀朮做為左膀右臂,朕擔心濟王那裏會吃不消的,所以決定讓康王率領京畿兵馬前去支援,眾卿以為如何?”眾人聽了這話,皆
頭接耳議論紛紛,因為欽宗叫大家過來,就只有兩件事要商量,剛才的第一件事大家沒發表什麼意見,第二件事再不説點什麼那不就白來一趟了?再者,欽宗任命肅王為關西兵馬元帥,並未讓他帶走京畿的一兵一卒,可是讓康王去支援濟王,那是要帶走中原的人馬的,這讓京城的這些大臣們頓時沒有了安全
。
“眾卿有什麼看法,儘管説吧,朕洗耳恭聽。”欽宗見羣臣“嗡嗡嗡”如蒼蠅一般,知道他們擔心京城的兵馬被調走之後,沒有人來保衞京城的安危,所以各個心存顧忌。
那兵部侍郎張邦昌出班奏道:“聖上,您讓康王千歲去山東支援濟王千歲,這個老臣並無異議,只是若調走了京畿一帶的人馬去濟州禦敵,這京城的安危又該給何人吶?”欽宗瞟了一眼張邦昌,言道:“朕只是讓康王
調一部分人馬去濟州,又不是派出全部的人馬,這京城自然是有軍隊守衞的。”
“哦,是這樣啊。可是…此次金兵來得突然,雖然現在是分了東西兩路人馬進犯,可萬一還有金兵由中路進犯,那又該如何處置啊?”欽宗回身指了指牆上的那幅大宋疆域地圖,對眾位大臣言道:“京城的正北面,乃是濮陽、安陽、磁州三鎮,這裏還有宗澤的五萬守軍,金兵之所以沒有向前一次那樣由中路進犯,就是因為有宗澤將軍這道屏障,此次那完顏斜改由東路入侵,看來是不滅我大宋他是誓不罷休了,如今濟王那裏軍馬尚沒有金兵多,朕怕濟王一時應付不過來,所以才讓康王帶兵前去的,若能打退了東路大軍,我京城自然會萬無一失!”張邦昌聽了欽宗的分析,一時不好再説什麼,只得言道:“聖上之言令老臣茅頓開,方才是臣一時愚鈍,沒有領會聖意。”欽宗又回身問柳安國和朱範:“柳相國、朱太師,兩位愛卿對此事有何看法?”柳安國知道欽宗這一決定必定是深思
慮的,把京城兵馬派往濟州作戰,總比把戰火燒到京城要好,因此言道:“聖上高瞻遠矚,老臣沒有異議。”那朱太師也隨聲附和道:“老臣也無異議。”又問道:“只是不知聖上要調哪幾路人馬去濟州支援?”欽宗道:“朕決定調派鈞州、汝州、相州三路兵馬與康王,不知老太師以為如何?”那朱範暗自沉思片刻,覺得欽宗今天與往
大不一樣,什麼事情都好像已經做好了決定,叫大家來商議也只是裝裝樣子而已,一時心裏犯疑,又看到那康王立在欽宗身後,正目不轉睛的盯着自己,心裏才明白,這些一定是康王在背後為欽宗出謀劃策。
“既然聖上早已拿定了主意,老臣自然沒有二話,一切謹遵聖旨便是!”
“好!既然老太師也無異議,這事就這麼辦了!即刻傳旨,命鈞州郡王向忠輝、汝南節度使馬夢龍、相州守備劉浩各點一萬兵馬到陳橋驛集結,明午時由康王帶領前往濟州支援!”康王聽了旨意,連忙跪拜謝恩,又對欽宗奏道:“臣弟久未在京城任職,對京城腹地的將領們不甚瞭解,希望能在駐京的將領中挑選一人擔任裨將,以便與各路人馬相互溝通
,希望聖上恩准。”欽宗笑道:“賢弟言之有理,也好,這京城四品以上的將領們都在,你就隨意選一個吧!”康王得了允許,來到後排看了看前來議政的兵部官員和眾位武將,將軍們有的對康王點頭示好希望能被選中,有的並不做聲,只是昂首
顯出一身膽氣。康王走到秦順和柳逸玄面前,只對秦順使了個眼
,然後便回身對欽宗奏道:“聖上,我看秦順將軍就是合適的人選。”欽宗聽了這話,眉頭稍稍一皺,心裏略有些顧慮,這秦順乃是御林軍都統,是欽宗最親近的將領,哪能隨隨便便跟着一個親王出征呢?欽宗不知康王是何用意,只是略顯得為難,勉強笑道:“呵呵,康王果然是好眼力啊,這秦駙馬可是朕身邊的將領,這太上皇和母后的安危還得靠秦將軍和御林軍將士們保護呢,哪能隨意離開京城啊?我看賢弟就再從其他的將領中選出一位吧?”康王一聽這話,覺得他這皇兄也並不好糊
,竟然不肯讓秦順跟隨自己出徵,他本以為給秦順個上陣殺敵的機會,回來再上奏保舉一下秦順,既可以給欽宗的臉面增些光彩,又能給秦順一個恩惠,可謂是一舉兩得,誰知欽宗並不上套,這讓康王一時尷尬了起來。
康王笑道:“既然皇兄不肯割愛,那臣弟只好自己跟那幾路軍馬的將領們打道了!”康王這一句看似無奈中的自嘲,又是對欽宗略有抱怨。
欽宗聽了這話,笑道:“賢弟不必憂慮,這裏這麼多的將領,都可以給你做個裨將啊?”又回身對各位將領們問道:“有哪位將軍願意和康王一起去濟州支援的?”欽宗的話音未落,柳逸玄便身而出,奏道:“啓稟聖上,微臣願往濟州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