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閲讀632
如果出现文字缺失,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/退出阅读模式
拉下機簧,共有十八處機關啓動。江南多巧匠,鮑冠勇更是風行閣的元老,他們在小城裏看似只有米鋪一個據點,實際上後面一整條街住的全是風行閣的人。
袁亭自然不能在外面跟鮑掌櫃説那些事,他裝作平常的模樣,看賬本處理風行閣裏的瑣事,等一更天才吹了燈躺下。
半刻鐘後,袁亭悄無聲息裏翻過窗子,閃身鑽進隔壁鮑掌櫃的屋子。
鮑冠勇果然沒有入睡,一直坐在凳子前等徒弟。
屋內黑漆漆的,又不能點燈,師徒兩人誰都沒開口,就這麼定定地看了半晌。
唯一的亮光來自遠處的慈匯堂。
“師父,你不看好寧王?”袁亭輕聲問。
“寧王好無用,有何可説?”鮑冠勇哼了一聲,江南三王但凡有一個頂用,這會兒他會在這裏嗎?
袁亭耐着子説:“師父,矮子裏面拔高個,比起荊王的自負傲慢,吳王的貪得無厭,只是好
無能而已。再説我們又不是輔助寧王,當年裘先生不就説了,好
有好
的好處,今年寵明年扔,寧王有二十多個兒子,挑一個能撐大局的,總比吳王荊王那邊機會大一些,如今不正驗證了裘先生的話?寧王十七子,少年有為,文武雙全,楚朝大有復興之望。”鮑冠勇伸手把藥瓶子倒了倒,直接
了一顆清心平氣丸。
袁亭:“……”他説錯了什麼?
至於當場吃藥給他看?
鮑冠勇長長地吐出一口氣,怒急傷身,秦神醫的弟子確實周到,面對裝病的人都能開出合適的藥。
“你在風行閣這麼多年,江南出名的俊傑才子你沒見過,也聽説過。你倒是跟老夫講講,寧王十七子算哪一葱?他的文武雙全,到底是真材實學,還是被人吹捧出來的?”吹捧那是肯定有,可也不是一點真才實學都沒有,不然捧都捧不起來。
為了名利前程可以昧着良心説話,可要是昧太多連良心都找不到了,在儒林文壇就沒有立足之地。
袁亭不解地説:“為君王者,只要知人善用,無需事事比人優。”歷朝歷代有多少狀元,皇帝還得必須寫出一篇比狀元更花團錦簇的文章嗎?
“哼,知人善用,説得容易。”鮑冠勇一擺手,冷笑道,“老夫從前乃行伍中人,後來混跡江湖,最不耐煩的就是詩詞文章。老夫當然不會認為要做皇帝必須得有狀元之才,科舉選官在老夫看來,不過是為了挑聰明人。死讀書讀死書,不通治國策論的,最多考到舉人,哪怕祖墳冒青煙讓他們金榜題名,撈個進士及第在官場上也混不出任何名堂。試問如果滿朝文武都是聰明人,皇帝沒他們聰明會怎樣?如果滿朝文武都不夠聰明,國家會怎樣,百姓又會怎樣?”袁亭瞠目結舌,他下意識地反駁道:“您的意思是,小郡王他不夠聰明?師父連小郡王的面都沒見過,怎麼就斷定他不成了?”鮑冠勇定定地望着他,許久之後,彷彿夢囈般輕聲道:“因為……這個小郡王,是被裘先生選中的。”***慈匯堂。
因為宵,門口的求醫者終於不再增加,最後幾位來不及在宵
前出坊的病患拿了藥,病症重的被留在慈匯堂後面的屋子裏,輕的跟家人們去坊間的客棧投宿。
燈火未熄,小廝忙着打掃,學徒們重新配藥制丸,以及清點藥櫃。
往早早離去的兩位大夫今天也沒回家,在燈火下拿着白
記下的方子向墨鯉討教。
墨鯉不會在城裏久留,再過一,城裏的病患也診治得差不多了,至少救急救命的應是沒了。雖然他們不清楚墨鯉的身份跟來歷,但是文人墨客可以用詩詞做名帖,縱不相識亦能擊節互歌,杏林之中,一手好醫術跟好方子就是名帖。
有了名帖,豈不當貴客款待?
慈匯堂二樓最好的一間屋子被收拾出來,涼蓆軟枕皆是新添置的,另有一壺熱湯,兩盤蘇式點心。
南邊的點心跟北邊的糕點有很大區別,多果仁、果、更喜往點心裏添醃製過的桂花、桃花、橙皮等等,吃着既香又順口。連墨鯉都沒忍住吃了一塊,原本他打算把這些全部留給孟戚的。
墨鯉甚至想着中午慈匯堂吃的那盤酒釀米糕滋味極好,可惜那時孟戚不在,他也不好在眾目睽睽之下,把一塊米糕藏進袖子。
“這糖年糕味兒極甜,大夫也來一塊?”孟戚嘴上説着,眼神卻是依依不捨。
墨鯉默默移開眼——真是怕苦又愛吃甜的沙鼠。
“孟兄,我擔心鮑掌櫃跟他徒弟……吵起來。”墨鯉望着巷子另一頭黑沉沉的夜,嘆了口氣。
“遲早得吵,現在把話揭開,總好過事到臨頭,師徒陌路。”孟戚一邊用筷子夾着年糕,一邊漫不經心地説,“袁亭懂兵法,能沙場禦敵,寧王一旦起兵,他必然會進入軍中。這也是袁亭原本為自己打算好的前程,鮑冠勇遲遲不能下定決心跟徒弟攤牌,正是因為這個。”寧王謀士蟄伏多年,他心培養的勢力也都在等着起兵的那一天,袁亭是毫無野心之輩嗎?
孟戚頭也不抬地繼續道:“有野心,有抱負,有自己的想法……像袁亭這樣的人,正是擁護秋閣主父親的中堅力量,他們不會站在秋景那一邊,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所行之事是大義,平定中原重整山河,為此再現兵燹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