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日记
如果出现文字缺失,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/退出阅读模式
蝉翼刀如纱、如雾、如诗、如梦!
蝉翼为刀,刀锋所过,如丝、如线、如痕、如隐!
他轻轻翻着手上的刀,惊叹百年来第一制兵器名家的手下,竟能将天地乾坤容纳在这长短三尺半之间。
着
落斜夕,密密蝉翼网痕,竟似是挣
不去的情结。他又叹气,望向身旁伊人。伊人手上有剑,剑是双剑!
红玉双剑!一名曰“想”、一名曰“思”!
伊人水瞳眸子,早已无语深情相锁;嘴角一弧淡抹笑意,直是告诉他,便是生死人间,只要梦魂依旧,那又如何?
她狂奔赴约而来。手上,本是层层有序的天蚕丝,却已似主人的心怀,早已纷杂。
她望向蝉翼刀的主人,痛由手上的蚕丝绞进她的心里。蚕丝、蝉翼,本是双燕连理。昔年剑秀才费尽多少心血,正是为后持者龙凤。可恨是,秀才夫人竟随夫君所趣,复造出红玉双剑;剑中有“想”想君千里且笑生死;剑中有“思”思君梦魂那管千秋?
于是,太史子瑜且携蝉翼遨游,相伴的是,锺珏的红玉双剑。这叫她乔韶伊情何以堪?
多少时,曾为郎君身影凝望;只是,眼前事实,冷
多少夜的泣泪枕
。
她心已死,唯无奈处,化为杀机一线!
乔韶伊出手!
天蚕丝来的情深情恨!
太史子瑜长叹,手上蝉翼,竟是持之不递。身旁,两道红光,已入万般情网之中。一瞬间,情渺而恨浓,直滚滚化成无垠时空,绵绵直入双剑之
。
“彼节者有闲,而刀刃者无厚;以无厚入有闲,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。
“太史子瑜心动,心既已动,则刀生于多少矛盾处!矛盾处,既有刀来,则已落心迹于无言锋刃之上。如是有心迹,便落于招名,名是观音泪!
“菩萨我法二执已亡,见思诸惑永断,乃能护四念而无失,历八风而不动。惟以利生念切,报恩意重,恒心心为第九种风所摇撼耳。八风者,忧喜苦乐利衰称讥是也;第九种风者,慈悲是也。”蚕丝退、双剑离;一刀无痕如隐。只是,他这刀可化的开对峙一瞬,却剖不开千古不死的情字!
蚕丝又起,这回,破空杀机,指的却是双剑的主人。
“夫大块载我以形,势我以生,佚我以老,息我以死。故善吾生者,乃所以善吾死也。
夫藏舟于壑,藏山于泽,谓之同笑。”蚕丝自天地之间来,有生有死;本是生门处,迅即舞化成死所;以为死绝所,又忽呈坦花明径。及至门路面,红玉双剑主人已知“生伤杜景休开惊”七门皆闭,唯留死门!双剑主人心中也有不忍,就此双只殒灭,心中所执者又是何物?丝至剑出,丝有恨、剑有道。
“夫道,有情有信,无为无形;可传而不可受,可得而不可见;自本自,未有天地,自古以固存;神鬼神帝,生天生地;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,在天极之下而不为深,先天地生而不为久,长于上古而不为老。”剑已划出天地生死之外,便是落于断
!他心又动,情恨既如双生,又何须灭绝如是?
既不愿,只有出刀!
“是诸众等,久远到来,生死,六道受苦,暂无休息。以地藏菩萨广大慈悲,深誓愿故,各获果证。既至忉利,心怀踊跃,瞻仰如来,目不暂舍。”夕已尽落,身影模糊,只留六只瞳子各自驱彩相异!几番长叹在心里,他竟不自觉的回忆往事种种。
十年以前,他正是三十年岁;意气风发捣遍天下绿林。凡所过处,莫不地靖人安;然而双手血腥,五年后,竟是一心向佛,便是自己也讶异如此。凑巧是,百年名器却由剑秀才制予他,蝉翼一刀,更成他身上信物。然而,传说龙凤配的天蚕丝,又叫对自己曾有救命之恩的乔韶伊所得。似乎理所当然,两人正是天造地设。
只是,情之一字,千古以来多少才子人,尚且不能以诗以词述尽,自己又何能解得其中百一?九月枫红的
子,西湖一游惊见锺珏倩影,更惊人是,红玉双剑,竟是伊人所有。
想君梦魂那管千秋?
是缘所定,真三生石上早有刻记?对乔韶伊,并未心中有情涛拍岸;然而锺珏,却是有佳会难重之怕。于是江湖言起,大是指责。他多方思量,自己既已可为她而死,岂在乎名之增损?也知天蚕丝的主人将难断情字而致生恨,唯一之途,便是四海五岳遨游,且置人间世于清风披襟之外。
如此三年,双双行至巫山之顶,观叹云海涌浩,骇然不知天上人间。于是双双结庐于此,便愿就此了度残生,且与山风对
,和云海相波。谁知,乔韶伊之志坚若是,非得他亲口说出绝情之语。她既对他有救命之恩,他又岂能真狠心如是?今
之战,只怪器伤人心!
锺珏何尝不是百集?锺字世家,号称武林竹一秘屋,所有房舍,皆建于森林树底。
十年之期,唯这代姊妹中挑选一名女子涉人江湖,待十年期,始返回报告所见所闻,若有中途不测,连收之人也无。
五年之前,西湖一游便是心讦。郎君名望仪表,并非她心中斤重;而是他人格见识,实叫人心折不已。她本是极具理智之人。只是一则陷情已深,二则郎君专情所致,令她觉得蚕丝主人之事,避开便是。谁知,五载相让,至今还得刀剑相看。此事既是为了情字,本也无悔。而刚刚郎君出刀,先是化了自己生死;后又渡开对方黄泉之路。郎君人格,自己心里早有所知,并不怪罪于他。只是,今
之事,又该当如何能了?